学院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24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2001年建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及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教学部。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这些专业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培养特色明显、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总数160人,专任教师13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双师型教师11人(以上数据截至2025年4月15日)。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批优秀的帽峰人才,包括帽峰领军人才1人,帽峰青年学者3人,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院目前共有在校学生4400余人,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生达近3000人,其次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网络工程及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2022年9月,学院成为硕士点建设培育单位之一,开启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征程。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佳都科技集团共建现代信息产业学院,依托其国家级人工智能平台开展智能安防领域的人才培养;联合小鹏汽车开设大数据创新实验班,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开发特色课程;与云趣科技共建先锋创新实验班,形成创新生态。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学院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学院同步构建“人工智能+”课程矩阵,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群的交叉融合,形成“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工科”的学科建设新范式。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学科竞争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赛事。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4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在省级竞赛中获奖496项,一等奖33项。学生获得了9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8项,充分展示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卓越成效。

精干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为学院服务广东省地方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广东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王衡军教授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并领取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誉证书

学院加入全国“数字工匠创新应用联合体”成员单位

学院荣获2023第五届中国IT教育论坛计算机教育产教融合贡献奖


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IT行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信息软件与服务行业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科学、软件开发、机器学习及数据分析等理论知识,具备在计算机领域进行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运行维护的能力、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在IT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机构等单位从事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IT企业、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和教育机构等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软件系统分析、手机及移动设备信息系统开发与测试、软件测试、系统运维、应用软件工程服务、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标注等。

2、数字媒体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熟练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数字出版、影视动画、广告、移动应用开发等部门从事平面设计、影视动画、移动应用、虚拟仿真、数字游戏与交互媒体等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互联网、互动娱乐行业从事虚拟仿真系统、数字游戏等数字媒体技术产品开发,广告、动画、网络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视频、动画、广告、数字图形图像的设计与制作,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开发与维护,企业宣传等工作,教育、教学部门从事课件制作、电子宣传资料设计与开发,印刷、出版行业从事平面设计、排版设计等工作。

3、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秉承广州理工学院“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建校宗旨,立足广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在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面向未来布局,突出创新特色。在工程教育认证和国家专业标准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核心的专业建设,聚焦物联网传感网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与运维、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项目规划与管理等技术领域,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新一代物联网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可在物联网系统集成与运维、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项目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硬件开发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毕业生能够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单位就业,具备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对物联网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