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广州理工学院的下属二级学院,具有20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学院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媒体等特色明显、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021年1月1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启了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制试点改革的新里程,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评为校级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过校级重点学科验收。学院成为硕士点建设培育单位之一,2022年9月开始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校企深度融合和以教师工作室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2019年学院与蓝盾股份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蓝盾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强化工程应用,成立了天软科技工室、云课工作室、天网科技团队、天艺数码科技团队、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室、第六印象工作室等项目教学团队,建有省级CDIO协同育人创新实验班、省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实验班、省级云计算应用人才创新实验区,通过名师工作室、双师型工作室、社会服务工作室和博士工作室,组织师生参与教学模式改革、参与学科竞赛、参加科研项目和企业项目开发、创新创业活动实践。该育人模式取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作为重要成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学院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实验室面积达到了132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达到1600余万元,实验仪器设备2395台(件),建有15个专业实验室,分别是联合创新实验室、大数据应用开发实验室、云计算技术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立体影视创作实验室、人机交互技术实验室、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思科网络技术实验室、软件开发技术实验室等。

学院有教师总数13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67人;现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在读博士1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30人。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赛促学,硕果累累。学生在参加挑战杯、“互联网+”、蓝桥杯、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了国家级竞赛奖项有3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省级级竞赛奖项有94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有23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9项。近三年来,学生申请专利50余项。

学院目前全日制本科生4531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7%以上,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革,坚定不移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大力推进我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办学目标,击节而歌、筑梦前行!

硕士点立项论证会

全体教师合照


各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软件开发公司、系统集成公司、银行、证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具备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应用开发、集群架构设计、平台数据分析等能力。本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证书有:程序员、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评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Java工程师(SUN公司权威认证)、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大数据工程师等。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云计算、Linux操作系统、高级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架构技术、软件项目管理、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大数据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软件系统分析、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系统平台设计与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手机及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与测试、移动互联网WAP平台系统集成与部署、系统运维、软件测试、应用软件工程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应用开发、集群架构设计、平台数据分析等。


学生作品入选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分享


2、软件工程专业

本专业以软件工程领域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为引导,培养具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过程模型、工程方法、平台技术和开发工具,具有项目研发初步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跟踪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与团队协作素养,能运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规范与方法,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应用、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证书有:程序员、软件设计师、软件评测师、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Java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等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前端设计、Web程序设计、高级架构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大数据处理技术、云计算开发技术、移动编程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软件系统分析、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系统平台设计与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手机及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与测试、移动互联网WAP平台系统集成与部署、系统运维、软件测试、应用软件工程服务、大数据平台应用开发、集群架构设计、平台数据分析等。

到阿里巴巴调研学习

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熟练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数字出版、影视动画、广告、移动应用开发等部门从事平面设计、影视动画、移动应用、虚拟仿真、数字游戏与交互媒体等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证书有:多媒体技术应用设计师、高级多媒体制作员、高级图像制作员、图形图像处理师、摄影师、ACAA高级视觉设计师、ACAA高级网络媒体设计师、ACAA高级多媒体设计师、ACAA高级影视编辑师、VR虚拟现实开发工程师、VR游戏开发工程师等。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艺术设计基础、高等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线性代数、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媒体制作软件、二维动画设计、游戏引擎基础、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摄影与摄像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等。

就业方向:互联网、互动娱乐行业从事虚拟仿真系统、数字游戏等数字媒体技术产品开发,广告、动画、网络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视频、动画、广告、数字图形图像的设计与制作,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开发与维护,企业宣传等工作,教育、教学部门从事课件制作、电子宣传资料设计与开发,印刷、出版行业从事平面设计、排版设计等工作。


学生获得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


师资力量

1.原峰山

博士,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智库专家,广东省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经在企业工作多年,在高校工作20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与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和教学。主讲20多门专业课,多次获得教学质量评价优秀。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改和平台建设项目6项,发表论文20多篇,教材3本。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负责的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金弘林

博士后,研究员,教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博士毕业,韩国延世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信号处理、国际标准JP2,H.264图像分析及处理、信息隐藏、模式识别的研究工作。主讲《C++/C#》《MATLAB》《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3篇,2012年荣誉登录第29届世界名人录“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论文“LosslessData Hiding in the Spatial Domain for High Quality Images”IEICE Trans被引用50余次。

3.李启华

教授。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研究生毕业,军事院校从事教学30多年,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1部,军队育才奖银奖。长期从事仿真和模拟训练研究,参加科研项目十多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军队专业技术岗位二类津贴。中国航海学会理事,曾作为专家组成员到孟加拉海军讲学。

4.原福永

教授。一九八六年起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曾任燕山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教育技术学系主任、计算中心主任。主要讲授本科生“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研究生“搜索引擎技术与应用”、“推荐系统原理”、“软件技术”等课程。曾社会兼职: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指委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教育厅计算机教指委委员。主编《算法设计与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出版社)、《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科学出版社)等教材,发表SCI及核心以上期刋论文六十余篇,指导研究生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