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竖屏微短剧《霍山谣》在红果短剧与抖音平台同步上线。这部紧扣“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趋势的作品,由广东霍仙峰旅游景区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惠州义合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河源市委宣传部、文旅局、龙川县委宣传部、文旅局联合指导,广州理工学院创作先锋工作室与艺术先锋工作室深度参与制作及演出,既是学校“校企地”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果,也是“文旅+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
回溯项目历程,从筹备到杀青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广理师生的心血。5月22日,人文与教育学院创作先锋工作室率先召开编剧工作推进会,师生围绕剧本框架、内容创作展开深入研讨;为让剧情与地方特色深度契合,团队还专程前往霍山景区考察环境与文化底蕴,完成选址取景工作;拍摄前期,工作室组织专项表演培训,助力师生打磨演技、熟悉角色。
6月6日,《霍山谣》开机仪式在河源市龙川县霍山风景区隆重举行,广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黄圣诚、常务副校长伏焕昌,人文教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双创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工作室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仪式由音乐舞蹈学院李丽丹副院长主持,李绍威老师演唱客家山歌《开门红》点燃现场氛围,刘志远、林诗、肖垴姿、吴翎薇、江什等学生主演集体亮相,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拍摄阶段。
拍摄与制作期间,广理师生全流程深度参与,以“项目即课堂、实践即教学”的模式锤炼专业能力。创作先锋工作室师生不仅主导剧本创作,还投身摄影、剪辑等后期环节,将影视制作理论转化为实战操作;艺术先锋工作室组建13人师生演员团队,副院长李丽丹、王恺,李绍威老师等担任表演指导,并亲自参演与学生搭档完成镜头拍摄。其中,刘志远同学饰演男二号“霍清河”,其他学生演员也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塑造出鲜活的角色形象。这种“师生同台、协同创新”的模式,打破传统教学边界,让师生在真实产业项目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专业素养,生动践行了学校“学用心志,行知诚明”的教育理念。
作为音乐舞蹈学院艺术先锋工作室的重点实践项目,《霍山谣》的价值远超一部短剧本身。一方面,作品以“奇遇河源,共赴《霍山谣》之约”为主题,将霍山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与客家文化融入剧情,为“跟着微短剧游河源”文旅活动注入文化活力,助力河源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依托项目构建“平台支撑、行业对接、项目驱动”的特色培养体系,联合影视公司的行业资源、景区的地方资源,实现课堂学习与行业实践的紧密衔接,为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实战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提供了鲜活样本。
如今,《霍山谣》正式上线,既是对师生数月付出的肯定,也是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成果展示。未来,广州理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地”合作,推动更多实践项目落地,让艺术赋能地方发展,以实践成就优秀人才。

《霍山谣》编剧工作推进会

拍摄现场

学生演员表演

校企合作项目竖屏短

《霍山谣》杀青照

合影留念
稿件来源:创作先锋工作室
撰稿:张润颖
图片:创作先锋工作室+网络
初审:郭 航
复审:代 婵
终审:陈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