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学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苏晓康和殷瑗老师指导,广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2数媒技术3班李嘉豪等10名同学参与制作的动画作品《食尽鸟投林》(When heavy snow covers),成功入围捷克奥斯特拉发 TrikFilm 国际电影节。这是学校师生在艺术创作与国际交流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为中国青年动画力量赢得了国际关注。
赛事简介,此次作品入围的TrikFilm 国际电影节(MULTIMEDIALNÍ TVORBY MEZINÁRODNÍ FESTIVAL DĚTSKÉ A STUDENTSKÉ,以下简称“TrikFilm 电影节”),是欧洲极具影响力的青少年与学生多媒体创作赛事。自创办以来,该节展始终以 “严苛评审、多元视野、产业联动”为核心定位,其评审团由国际动画导演、艺术评论家、高校教授共同组成,入围标准不仅考察作品的视觉美学与技术水准,更注重思想深度与文化表达的独特性。
作为中东欧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学生动画平台,TrikFilm 电影节每年吸引来自 30 余个国家、超1000部作品参赛,过往入围者中不乏日后在安妮奖、戛纳短片奖等国际顶级奖项与展映单元中崭露头角的创作者。
《食尽鸟投林》的创作团队以苏晓康和殷瑗老师为核心,集结了22数媒技术3班李嘉豪,21数媒艺术1班高玛丽、张佳琪,21数媒艺术3班刘楚楚、邵琬玲、李薇、谭一羽、孙铭禧、邱思涵,22数媒技术5班徐立鸿10名学生共同制作。这部时长 7 分 50 秒的动画作品,背后是师生团队长达两年多的潜心打磨与反复推敲,团队成员们在苏晓康和殷瑗老师的带领下,历经24个月的制作,最终于2024年8月圆满完成。创作过程中,师生们以极致的专业态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从 Rough Animator 的动画绘制到 Adobe 系列软件的后期打磨,从剧本的反复修改到视觉语言的精准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心血。
《食尽鸟投林》作品介绍,《食尽鸟投林》描绘爱情与人性的转变,用樱花、钥匙、风、雪等核心意象,构建起一个循环往复的叙事闭环。创作团队跨界融合多元诗性与美学元素,打造独特动画表达,以“温柔外壳下的真实剖白”突破爱情叙事窠臼,引发对情感与人性的深度思考。
当老师和学生们得知《食尽鸟投林》成功入围TrikFilm 电影节并展播时,他们的心情除了喜悦之外,更多的是对那段并肩创作时光的怀念。01谭一羽同学的感想21数媒艺术3班谭一羽坦言:“大学时能和几位亲如家人的朋友一起做这个项目,是很珍贵的经历,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了许多彼此交织的回忆。我们从没想过要拿奖,因为这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一部动画,更是美好时光的纪念。还记得当时在宿舍里,常常画五个小时也只推进一点点,觉得时间特别慢,可毕业却来得猝不及防,现在大家因工作生活分开,偶尔会觉得像只靠回忆维系的‘网友’,今天的获奖消息突然把我拉回往昔,才发现时光飞逝”。02孙铭禧同学的感想“最珍贵的不是作品入围,是那些一起‘磨作品’的日子。”孙铭禧感慨道,“作品里的男女主最终走向各自的 ,画布回到白茫茫一片,但我们却越走越近。现在我和同学还会偶尔聊起,当时为了调整一帧‘猎狼场景’的群众表情,我们争论到凌晨两点,现在想想,那些‘较真’的瞬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03邵琬玲同学的感想邵琬玲则特别感谢这段创作经历带来的成长,以前我觉得“爱情叙事”就该是浪漫的,是苏老师和团队让我明白,真实的情感里有无奈、有清醒。这次入围,不仅是对作品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不美化伤痛、不回避真实”创作态度的认可,未来我不管做什么,都会记得这份坦诚。
此次入围,不仅是《食尽鸟投林》团队的荣誉,更是学校在动画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上的重要突破。它印证了“以赛促学、以创促教”的教学理念,更激励着更多师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深耕不辍。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师生在动画、数字艺术等领域的创作探索,推动更多优秀作品走向国际舞台,在文化交流与艺术碰撞中,为中国青年动画创作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TrikFilm 国际电影节动画展播现场

部分作品截图
稿件来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撰稿:蔡依洵
图片:蔡依洵
初审:马岩岩
复审:陈星莹
终审:蔡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