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招就处扮演着连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角色,不仅是学生就业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服务教学、助力师生成长的关键力量。
(一)完善工作体系,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目标责任制
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落实“一把手”工程。落实校长书记亲自抓,分管副校长主责抓,全体校领导配合抓,就业部门牵头抓,教学、学工、团委、创新创业等部门联动抓,二级学院主体抓,总支书记、院长具体抓,辅导员专门抓,系主任、专业负责人、论文指导老师参与抓的全体系工作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落实“就业工作责任状”,做到“四个早”(早部署、早要求、早宣传、早参与),执行就业进展日报、周报、月报制。为切实做好我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召开13次就业推进会,全员促就业。




(二)强化供给,开源拓岗,全面拓展就业渠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学厅函〔2022〕3号文件要求,我校积极开展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截止8月31日,我校完成访企285家,拓展岗位近千个。


学校在线为毕业生撰写求职简历、职业规划进行指导服务,为毕业生网络办理一切就业指导工作。共为2025届毕业生举办招聘会34场,参会企业3662家,提供职位9881个,招聘人数75492人,通过就业网、公众号、微信群、QQ群发布招聘信息244条,需求人数1664人,合计需求人数77,156人。
我校注重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10月29日与南昌市进贤县建立“赣才归巢”人才工作站。11月15日与温州瓯海区建立人才联络站。此次合作交流,不仅加深了我校与进贤县、瓯海区人社局及企业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校加强与更多地区的政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搭建五大平台,以双创活动促进就业
构建教学、科研、学工、团建、就业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课程教学、学科竞赛、创新训练、社团活动、创业孵化五大平台建设,有效促进就业。
一是打造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形成课堂教学、大讲堂、在线课程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二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凡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推荐参加一次免费创业或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学院提供指导和扶持服务,取得成效的计入替代课程学分。三是以双创和学科竞赛活动推动就业。学校已连续三年获得互联网+大赛优秀组织高校奖。
(四)探索“六融合六平台六保障 ”协同育人模式
推进“思创、课创、专创、科创、赛创、产创 ”六融合,搭建课程教学、学科竞赛、双创训练、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创业孵化六平台,落实制度、组织、激励、师资、场地、经费六保障,逐步形成“课堂中学习,活动中历练、项目中成长、竞赛中提升 ”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学校创新创业条件越来越好,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创新创业教育呈现良好发展势态,名师金课不断涌现,创新创业成果不断。
(五)建立帮扶动态台账,精准帮扶困难学生
一是建立“一生一表”(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联系卡),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提供岗位推荐精准帮扶。二是为困难毕业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月:与毕业生谈一次话、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提供一个对口就业岗位、开展一次就业指导咨询。三是做好心理辅导,及时了解掌握毕业生动态。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就业指导老师、心理咨询师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关心、帮助毕业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引导毕业生以正确的择业观对待就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届经济困难毕业生437人,已就业415人,就业去向落实率94.97%,建档立卡毕业生2人,就业去向落实率100%,残疾毕业生12人,已就业11人,就业去向落实率91.67%。
(六)广泛宣传政策,利用好政策岗位红利
充分发挥好政策性岗位的吸纳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为确保每一位毕业生知晓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办负责编印《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放置就业办门口展架供学生取阅,并在就业网线上宣传,二级学院通过班会开展“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征兵入伍等政策宣传,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各学院要挖掘就业创业典型,举办就业创业经验交流会,营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七)通过就业创业e站评估,发挥就业创业e站点作用
我校就业创业e站通过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估,并获得专项经费10万元。2025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提交审核5156人次,审核通过2565人,发放求职创业补贴7,695,000元。通过广东省就业创业“e站”举办就业创业系列比赛活动,举办各类校园招聘会,开展线上线下宣讲会,完成就业创业求职补贴。
(八)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
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为了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就业办举办了2024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级选拔赛,我校29666人(成长赛道21340人,就业赛道8326人)居全省首位,同时分别获得成长赛道、就业赛道铜奖,学校荣获高教组优秀组织奖。
招就处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各类赛事,均取得优秀成绩,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普遍得到加强,为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招就处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在服务教学和师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连接教学与就业、服务师生成长的重要桥梁。